时间:2021-08-04 10:43:36 来源: 发布人:李加睿 浏览:
常言道,“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。”
转眼间中伏就到了,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,更是一段需要避病的日子。
中伏要避病
心血管疾病:一不小心要人命
每年从6月开始,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,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。
根据既往的统计数字显示,气温每升高1℃,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.3%。
严重中暑:死亡率高达60%
夏季高温,中暑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儿。但是!在中暑里面,有一种最严重的中暑叫做“热射病”。这种病是患者处于高温环境下,体温调节功能岀现问题,引起自身温度升高、头晕、意识模糊等不适,导致机体多个脏器损伤,尤其是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疾病。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%,是临床表现最严重、死亡率最高的中暑,大家一定要注意。
面瘫:空调直吹容易面瘫
夏季炎热,人们常呆在空调房,部分人选择空调或者风扇直吹,风寒之邪侵犯面部,会出现面部神经炎,即面瘫病症。面瘫患者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,严重时嘴歪眼斜。
肠炎:不注意饮食很遭罪
夏季,人体消化功能变弱,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能力下降;同时,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,因而腹泻、肠炎成为夏季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。
中伏的健康手册
三伏天虽然是疾病最易上门的日子,但也是我们调养身心的最佳时节。根据中医经典养生理论,三伏季节,健康养生有五宜。
宜补阳
夏天气候炎热,人体为了散热,皮肤毛孔多处于开启的状态,所以体内阳气并不太盛,加上大量食用冷饮瓜果,反而会损伤脾胃阳气,引发腹痛、腹泻。
从中医角度讲,有些疾病是由于外感风寒、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,此时补阳可以去除冬季内伏寒邪,达到其他季节治疗所达不到的双重功效,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冬病夏治”。
一旦风、寒、湿、暑、燥、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,疾病不但能更好地治愈,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也不会闷热、烦躁。
最适宜补阳的人群
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,阳气不足、肺气虚弱、虚寒疼痛及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。
1.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咳嗽、喘息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支气管哮喘(尤其适用寒性哮喘)、过敏性鼻炎、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。
2.消化系统疾病:胃痛、胃胀、慢性结肠炎、虚寒腹泻、消化性溃疡等。
3.风湿骨病:关节痛、骨质增生、关节炎、风湿引起的各种颈、肩、腰、腿痛。
4.小儿疾病:体虚易感、哮喘、支气管炎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。
5.妇科疾病:痛经、产后头痛、产后风等寒症患者。
6.治未病:免疫功能低下,夜尿频多,阳虚体质,气虚体质等亚健康的调理。
中伏补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贴三伏贴,尤其是上述人群,可到周边的正规中医院咨询就诊。
宜食补
三伏天的中医食疗文化由来已久,流传甚广。在食补时,注意以下几点:
瓜菜清热
冬瓜、黄瓜、苦瓜、山药、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。黄瓜生吃最好,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,炒冬瓜籽可以祛湿,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也能清热,薏米红豆可达到良好的祛湿效果。
酸能生津
流汗过多可耗气伤阴。因此,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,且能生津解渴,增强食欲,帮助消化。
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,如柠檬、乌梅、山楂、番茄、葡萄、菠萝、芒果、猕猴桃等。
多食鱼类
各种鱼类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也有其自身侧重的养生功能。如鲫鱼汤祛湿,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之效;鲈鱼则能补益肝肾,无腥味,红烧、清蒸、炖汤均可。
多食豆类
宋代医著《朱氏集验方》载有“三豆汤”之方,即绿豆、赤小豆和黑豆。绿豆、赤小豆清热、解暑、利湿,黑豆健脾补肾。
“三豆汤”取上述三种豆类各20克,洗净浸泡1小时后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,豆子开花后也可放入适量的冰糖(继续煮5分钟即可),可一周喝两次。
宜有度
夏天人体阳气最重,中医养生讲究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应自然规律,夏季切勿贪凉,用冷饮解暑降温、食用凉菜未尝不可,但不知节制则对身体有害无益了。
另外,空调温度不宜过低,最好根据体质调温,老人、体虚者、幼儿最好将室温控制在28℃左右。
此外,勿贪凉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不宜大量饮用含有菊花、金银花、荷叶等祛火中药成分的凉茶类饮料。
宜缓动
炎热的夏季,人们本来就容易出汗,如果锻炼,更容易汗出如浆,甚至有人希望借助高强度运动达到运动健身或减肥的效果。
其实,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。
虽然健身值得提倡,但运动过度则会损伤身体机能。中伏时,人们应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锻炼,如练太极拳,鼓舞阳气的生发、增加汗液的排泄,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,增强体质。
宜补水
补水养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。
三伏天稍微动一下就大汗淋漓,继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,因此要按出汗量饮水,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;还要定时喝水,白开水、茶水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。
其中,中药饮品可以选择防暑清热饮、防暑和胃饮及利喉清咽茶。
夏季养生,首重在“养”,重在平衡,凡事过犹不及,大家补益有度、凡事不追求极致,就是最好的养生。
版权声明
本文选自养生中国,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